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加味参苏饮

加味参苏饮

《痘疹金镜录》卷一:加味参苏饮

药方名称加味参苏饮

处方人参紫苏柴胡陈皮甘草枳壳前胡白芷半夏桔梗、干葛、茯苓青皮

功能主治寻常外感并痧疹前后。

用法用量生姜、葱,水煎服。

本方用参,亦当量情,病者体虚冒寒则用,余症去之;肺热咽不利者,加黄芩;起发痘疹者,加升麻;痰盛者,加南星、竹沥;壮热者,加黄芩;风盛似欲发搐者,加防风天麻;项背拘急,加羌活;头痛加川芎细辛;鼻塞加细辛白芷;初嗽加麻黄杏仁;痰壅热盛加桑皮、葶苈;久嗽加杏仁、五味、贝母;肺虚唇白而嗽,不能接气者,加人参阿胶糯米;初时感冒,欲令取汗发散者,加麻黄苍术;春冬感冒风寒而甚者,倍加羌活;风寒已经发散,惟热不愈者,另用小柴胡汤,除去本方。

摘录《痘疹金镜录》卷一

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一:加味参苏饮

药方名称加味参苏饮

处方参苏饮加五味子杏仁

功能主治妊娠咳嗽,项背强急,鼻塞头眩,时发寒热。

摘录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一

《医醇剩义》卷二:加味参苏饮

药方名称加味参苏饮

处方人参2钱,苏子2钱,沉香5分,桑皮3钱,蒌皮3钱,橘红1钱,半夏1钱,丹参2钱,柏子仁2钱,苡仁5钱,生姜2片。

功能主治悲伤。悲则气逆,膹郁不舒,积久伤肺,清肃之令不能下行。

摘录《医醇剩义》卷二

《痘疹传心录》卷十九:加味参苏饮

药方名称加味参苏饮

处方人参2分,苏叶7分,前胡1钱,小川芎7分,山楂肉8分,桔梗5分,白茯苓8分(去皮),白粉葛8分,陈皮7分,半夏3分,牛蒡子5分(拣净,炒香,研碎),甘草2分(生,去皮)。

功能主治痘疹初起发热,体气虚羸者;亦治伤感。

用法用量人参或无亦可,倘元气虚必要。

摘录《痘疹传心录》卷十九

猜你喜欢

  • 国老散

    《幼幼新书》卷二十引《聚宝方》:国老散药方名称国老散处方甘草(炙)银柴胡秦艽大乌梅肉(焙干)各60克制法上药为末。功能主治治小儿骨蒸热久,三焦壅滞,不思饮食。用法用量每次1~2克,食后热汤点服。注意服

  • 加味连草汤

    药方名称加味连草汤处方黄连3钱,生甘草1两,菖蒲1钱,贝母3钱,生姜汁半茶钟。功能主治饮吞鸩酒,白眼朝天,身发寒颤,忽忽不知如大醉之状,心中明白但不能语言。用法用量水煎1碗,服之即解,不必2服,得吐犹

  • 二十四味轻脚丸

    药方名称二十四味轻脚丸处方当归(酒浸,晒)1两,川芎1两,萆薢(盐水煮干)1两,羌活1两,杜仲(姜制,炒)1两,石楠叶1两,薏苡仁1两,大鸡心槟榔1两,华阴细辛1两,枳壳1两,苍术(炒)3分,五加皮3

  • 白茯神散

    药方名称白茯神散处方熟地5两,人参两半,黄耆3两(酒炙),枣仁3两,当归3两,白芍两半(酒炒,)远志两半,麦冬3两(去心),肉桂5钱(去皮),辰砂1两,茯神2两(去木),炙草5钱。制法上为散。功能主治

  • 参苓琥珀汤

    药方名称参苓琥珀汤处方人参1.5克茯苓(去皮)1.2克川楝子(去核,锉,炒)3克琥珀0.9克 生甘草梢3克延胡索2.1克泽泻柴胡当归梢各0.6克制法上九味,哎咀。功能主治主小便淋涩,茎中痛引胁下。用法

  • 九二丹

    药方名称九二丹处方熟石膏1两,净黄升2钱,水飞黄丹1钱。功能主治生肌长肉。主痈疽、疮疡,腐脱脓净者。用法用量乳至无声。外敷。摘录《青囊立效秘方》卷一

  • 龟头散

    《圣惠》卷九十二:龟头散药方名称龟头散处方龟头1枚(枯头者,涂酥,炙令黄焦),卷柏1两,龙骨1两。制法上为细散。功能主治小儿大肠虚冷,久脱肛。用法用量每次1钱,敷上,挼按纳之。摘录《圣惠》卷九十二《圣

  • 加味顺气散

    《医方类聚》卷八十九引《经验秘方》:加味顺气散药方名称加味顺气散处方天台乌药5两,桔梗(去芦,炒)2两半,川白芷2两半,川芎2两半,甘草(炙)2两半,陈皮(去白)2两半,白术(无油者)2两半,麻黄(去

  • 茴香煮散

    药方名称茴香煮散处方茴香子(炒)半两,木香半两,芍药半两,陈曲半两,厚朴(去粗皮,生姜汁炙,锉)半两,枳壳(去瓤,麸炒)半两,桂(去粗皮)半两,青橘皮(汤浸,去白,焙)半两,干姜(炮裂)半两,人参半两

  • 红末子

    药方名称红末子处方独活2两,何首乌2两,南星(制)2两,白芷2两,羌活2两,当归2两,骨碎补2两,苏木2两,牛膝2两,赤芍药2两,红花2两,川芎2两,细辛1两,川乌(制)1两,桔梗1两,降真香1两,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