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北京宣言

北京宣言

199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传统医药大会所诞生的文献。全名为《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北京宣言》,指出:“传统医药是数千年来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瑰宝,对人类健康和医学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”“面对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,传统医药学应进一步得到肯定,加快其发展和提高的进程。”并呼吁各国政府、各有关国际组织、非政府组织和各界人士;加强传统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,积极探索筹建世界传统医药学术机构的可能性;发展传统医药教育事业,培养人才,提高传统医药的学术水平和医疗水平;加强传统医药的科学研究;合理开发利用传统医药,加强自然资源保护;为承认传统医药所做出的贡献,将每年的10月22日定为世界传统医药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钱串草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排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五善

    判断疮疡预后的方法之一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动息自宁,饮食知味,一善也;便利调匀,二善也;脓溃肿消,脓色鲜而不臭,三善也;神采精明,语声清朗,四善也;体气和平,五善也。”疮疡患者见者为顺证,易治易愈。

  • 方耕官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泰林条。

  • 面白

    色诊之一。白为虚寒之色,属肺。临床上主气虚、寒证。白而色淡,肺虚失血;白而肥胖,气虚有痰;白而颧赤,气阴两虚;白而带青,气虚寒重;白如傅粉(浮白),气色皆夺;面多白斑,腹有虫积(多见于小儿)。白色而光

  • 伤寒论翼

    书名。2卷。清·柯琴撰于1674年。作者对前人编集、校注、整理《伤寒论》持有异议,认为“伤寒、杂病治无二理,咸归六经之节制。六经中各有伤寒,非伤寒中独有六经也”。本此,柯氏于上卷列论伤寒大法、六经、合

  • 生等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升登,详该条。

  • 足厥阴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消渴口干烦闷,灸足厥阴百壮。”又“治卒……又灸足厥阴,在左灸右,在右灸左三壮,在足大指本节间。”近代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列作奇穴,定位在拇指背侧中线,跖趾关节部,灸治消渴,

  • 见《说文》。指月经。

  • 芜花丸

    ①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九方。芫花、大戟、甘遂、大黄各一两,青皮(汤浸)一两半。上药醋炒,再为细末,面糊和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七丸,食前温酒送下。治妇人血分,四肢浮肿,脘腹气滞,不思饮食。②《普济本事方》

  • 九针

    针具名,出《黄帝内经》。为九种针具的总称。即镵针、员针、鍉针、锋针、铍针、员利针、毫针、长针和大针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九针之宜,各有所为,长短大小,各有所施也,不得其用,病弗能移。”说明九针的形状、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