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医宗必读

医宗必读

书名。10卷。明·李中梓撰于1637年。卷1医论及图说。医论共14篇,以介绍医学源流、指导学医门径为主;图说部分根据《内经》列述人体骨度部位及脏腑、生理等。卷2为新著四言脉决、脉法心参及色诊三篇,提纲挈领地阐析中医的脉学、诊法。卷3~4本草徵要,系选录《本草纲目》部分药物的有关内容,旁采诸家学说、参以己见详予注释。卷5~10论述以内科杂病为主的33种病证的因证及治疗,并附医案病机分析以《内经》理论为纲,选方大多切于实用,在中医门径书中卓有影响。建国后有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颐养诠要

    养生类著作。清·冯曦撰,全书4卷。卷1怡神,卷2葆摄,卷3修炼,卷4格言。作者注重养神,认为“多忧虑之人,饮食不为肌肤,则知养神当先于养形也。”并推崇太乙真人养生七法:一少言语养内气;二戒色欲养精气;

  • 土方

    指地区性民间使用的简便方药。

  • 因其衰而彰之

    治法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衰,是气血虚弱,病邪衰退而正气未复。彰,是扶助正气,鼓舞抗病机能使病邪尽去。指虚衰之证通过补益治疗使正气得到恢复。例如水肿病用逐水药后,肿势大体消退,即可改用温阳健脾法

  • 呕吐之古称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洞者,食不化,下嗌还出。”《类经·脉色类》:“肾亏则命门气衰,下焦不化,下不化则复而上出,故病为洞而食入还出也。”详呕吐条。

  • 穴位压痛诊断法

    是根据经络学说的理论,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在经络穴位上按压或滑动,以发现压痛,凹陷或结节等现象,并进行分析综合,借以诊断疾患的一种方法。

  • 王暐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,字养中。东嘉(今四川境内)人。撰《续易简方脉论》1卷。

  • 自灸

    即天灸,见该条。

  • 红石胡荽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红马蹄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三叉虎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三丫苦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杨维桢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李调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