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口齿论

口齿论

书名。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。一卷,唐·邵英俊撰,已佚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岑

    【介绍】:唐外科医生。约八世纪时遇高人授予《发背方》,有效验,却以之卖弄求利。后于九江为虎所食。驿吏在其囊中得《发背方》真本,由太原王昇之写以传世。

  • 血瘀经闭

    病证名。多因气滞、寒阻,经脉血行涩滞,瘀阻冲任胞脉,积久而成经闭。症见经闭不行,小腹疼痛拒按。治宜活血祛瘀,通经。方用膈下逐瘀汤。偏于气滞者,重用乌药、延胡索、枳壳、香附;兼寒者,加肉桂、炮姜。或用血

  • 爱庐方案

    见爱庐医案条。

  • 拉拉藤

    ①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猪殃殃之别名。②见《江苏野生植物志》。为葎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顾雨田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徐锦条。

  • 脾舍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地机。见该条。

  • 少阴头痛

    三阴头痛之一。《兰室秘藏·头痛门》:“少阴经头痛,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,气逆为寒厥,其脉沉细,麻黄、附子、细辛为主。”《症因脉治·头痛论》:“心疼烦闷,头痛,痛连胲骨,少阴症也。”参见头痛,三阴头痛

  • 漏胞

    病证名。即胎漏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一:“漏胞者,谓妊娠数月而经水时下,此由冲脉任脉虚,不能约制太阳、少阴之经血故也。”详胎漏条。

  • 食积胁痛

    证名。见《张氏医通·胁痛》。指由积滞导致的胁痛。多由饮食不节,食滞内停,气机壅阻所致。临床表现为胁肋疼痛,肋下有条状扛起,胸闷不舒,恶心,食欲减退,其脉多滑,亦可见胁痛连脘,恶寒发热等症。治宜消导去积

  • 汤颢(hāo 浩)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效程。浙江吴兴人。采集医籍中有关摄生之法,辑成《保生编》一书,未见刊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