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哑嗽

哑嗽

病名。指咳嗽而声音嘶哑者。因邪郁于肺,肺气闭塞,或肺脏虚损所致。《类证治裁·咳嗽》卷二:“哑嗽。气促满闷失音通声煎;肺实痰壅,宜杏、桔、蒌、橘、贝、枳、竹叶之属;肺虚喉燥,宜生脉散玉竹款冬花、蜜;外感寒包热者,细辛半夏、蜜、姜辛散之;内伤火刑金者,六味汤合生脉散;顿咳至声不出者,痰郁火邪桔梗汤加贝母枇杷叶久嗽失音杏仁膏。”参见咳嗽条。本症可见于急性喉炎或久咳、剧咳患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假令

    宋代太医局对医生的考试内容之一。由教授假拟某种疾病的证候和表现特点,令被试者作出诊断和治疗的方法,以考核其实际诊治技术能力。相当于现在的病案讨论。

  • 杉树根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杉木根,详该条。

  • 五果

    指枣、李、杏、栗、桃等五种果实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五果为助。”

  • 赤药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红药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扫把枝

    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岗松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斑鸠窝

    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地羊鹊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远视

    病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能远怯近症。详该条。

  • 胳肘

    肘关节的别称。

  • 内外肿喉

    病名。多由肺胃郁火薰蒸,邪毒聚于咽喉所致。症见咽喉肿起,疼痛色红,甚或连及颈外亦肿痛,汤水难咽,身发寒热。《喉科指掌》卷三:“此症生于关内下部,阴阳相结,内外皆肿,或有烂斑,火郁之症。”治宜泻火解毒,

  • 撮空

    见《中藏经》。又名两手撮空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