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神气的耗散与恢复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观其色,察其目,知其散复。”
即春、夏、长夏、秋、冬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脉出于气口,色见于明堂,五色更出,以应五时,各如其常。”
即惊涎入肺,详该条。
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。此名称始自宋代,相沿至今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方。白糖、乌梅、薄荷、柿霜、硼砂。为粗末,炼蜜为丸,噙化。治暑天发渴。
①人体部位名。指上、下眼睑部。《医宗金鉴》:“目纲者,即上、下目胞之两睑也,又名曰睫,司目之开阖也。”其中上眼睑部又称目上纲(或作目上网),下眼睑部又称目下纲(或作目下网)。②即目眩,详该条。
骨名。即髋骨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藏医学家。著有《医学史甘露长河》,未见传世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羽叶三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银柴胡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