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表现于病人体表,主要是通过望、闻诊而得到的病候,系与“内证”相对而言,见《难经·十六难》。如肝病之外证是“善洁、面青、善怒”、肺病之外证是“面白、善嚏、悲愁不乐、欲哭”等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荠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零陵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化痰法之一。治疗湿痰的方法。由于脾阳不振,运化失司,聚湿生痰。症见痰白易咯,胸闷恶心,或头眩心悸,舌苔白滑而腻。用二陈汤等方。
眼科病证。见梁翰芬《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色似胭脂证。详该条。
唐代太医署一种官职的名称,只设1名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外科钤古方》卷六十四。琥珀(甘草水煮)、珍珠(炒,或豆腐包蒸)、朱砂、钟乳石(同甘草、木香各一钱同煮)、炒飞罗面各三分半。为细末,每服二至七厘,加冰片半分,用土茯苓一斤,病在上加木香二钱
见《齐民要术》。为丁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五。即纯阳真人养脏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