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重辑烂喉痧辑要》:“栏喉痧一症,发于冬春之际,不分老幼,遍相传染。发则燥热烦渴,密桃红,宛如锦纹,疼痛肿烂,一团火热内燃。”即烂喉痧。详该条。
指婴儿生后不哭。出《大生要旨》。详闷气生条。
①病名。即恶阻。《证治要诀》:“胎前恶阻,俗谓之病儿。”②儿童患病之称。
①指鼻、眼、口唇、舌、耳等五个器官,它们分属于五脏,为五脏的外候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鼻者,肺之官也;目者,肝之官也;口唇者,脾之官也;舌者,心之官也;耳者,肾之官也。”“五官者,五脏之阅也。”②指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西番莲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。扁鹊的弟子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乳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治疗燥证的方法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即燥者润之。指燥证要用滋润的方药治疗。燥证有内燥、外燥之分。燥热伤肺胃津液的内燥,用滋阴润燥法;外感燥热伤肺的外燥,用轻宣润燥法。
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蚕退纸,详该条。
即指针疗法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