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大圣浚川散

大圣浚川散

医学纲目》卷四引张子和:大圣浚川散

药方名称大圣浚川散

别名浚川散(《医学纲目》卷四引张子和)。

处方大黄30克(煨)甘遂I.5克 牵牛30克(头末)木香9克郁李仁30克芒消10克

制法上药为散。

功能主治主水肿胀急,大便不通,大实大满者。

用法用量每服3~6克,入生姜自然汁,和如稀糊服。

摘录医学纲目》卷四引张子和

医学纲目》卷四引张从正:大圣浚川散

药方名称大圣浚川散

别名浚川散

处方大黄1两(煨),甘遂半钱,牵牛1两(头末),木香3钱,郁李仁1两,芒消3钱半。

功能主治下诸积。主阳水,身热盛,烦渴,大便难,小便赤涩,脉沉数。

用法用量《金鉴》本方用法:上为细末,姜汤调下。量儿大小用之。

摘录医学纲目》卷四引张从正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黛粉

    药方名称青黛粉处方青黛粉30克,食醋适量。功能主治据报道,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38例,敷药2次痊愈67例,4次痊愈者65例,5次以上者6例,治愈率100%。用法用量调成糊状,涂于塑料布上面,敷贴患处。每

  • 桂附贴熁膏

    药方名称桂附贴熁膏处方桂心1两,附子1两(去皮脐,生用),乳香1两,川椒1两(去目),白矾1两,吴茱萸1两,生姜汁5合,酒5合。制法上为细散,先将姜汁并酒,煎取7合,入药末,调令匀,于油单子上摊。功能

  • 茯苓天麻汤

    药方名称茯苓天麻汤处方白术、苍术、人参、黄耆、明天麻、泽泻、茯苓、生姜、半夏、橘皮、焦山楂、神曲、炮干姜、黄柏(酒制)、麦芽(炒)。功能主治口眼?斜,仪容不正,厥阴头痛,颠倒眼黑,目不敢开,如在风云中

  • 调元固表汤

    药方名称调元固表汤别名调元固本汤处方人参、黄耆、当归、甘草、蝉退。功能主治痘疮表虚,收靥痂壳粘着皮肉不落者。用法用量调元固本汤(《医钞类编》卷十九)。摘录《片玉痘疹》卷十一

  • 鸡舌香散

    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鸡舌香散药方名称鸡舌香散处方香附子(炒.去毛)、赤芍药、天台乌(去木)、良姜(去芦.麻油炒)、肉桂(去粗皮),各一两。甘草(炙)半两。炮制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治男子、

  • 滑血散

    药方名称滑血散处方赤芍药(酒浸,炒)3钱,当归尾(酒炒)3钱,川芎3钱,紫草3钱,红花3钱,血竭1钱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痘疹。血虚血滞,或出迟或倒靥,灰白不红,或黑而焦。用法用量每服1钱,热酒调下。

  • 缓中丸

    药方名称缓中丸处方神曲(炒黄)半两,诃子皮(炒)半两,吴茱萸(拣净,炒黑色)2两。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麻子大。功能主治伤乳食泄泻。用法用量每服20-30丸,枣汤送下,不拘时候。摘录《卫生总微》卷十

  • 参竹汤

    药方名称参竹汤处方麦冬、人参、竹叶、甘草、半夏、小麦、粳米、陈皮、生姜。功能主治睡中稍闻人声响动,即惊而不寐者,此胆虚之极。或迅雷所惊,抽掣。摘录《幼科发挥》卷四

  • 舒和汤

    药方名称舒和汤处方桂枝尖12克 生黄耆9克续断9克桑寄生9克知母9克功能主治治因受风寒,小便遗精白浊,其脉弦而长,左脉尤甚者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服此汤数剂后,病未痊愈者,去桂枝,加龙骨、牡蛎(皆不用煅)

  • 附子饮子

    药方名称附子饮子处方附子1枚(半两以上者,炮,去皮尖,四破)。功能主治阴毒,脉沉微欲绝,四肢逆冷,大躁而渴不止。用法用量以水9升,煮至3升,去附子,入瓶,油单紧封,沉井底,候极冷,取饮之。摘录《伤寒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