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神脏与四形脏的合称。神脏指五脏;形脏指胃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故神脏五,形脏四,合为九脏。”参见神脏、形脏条。
胞系,通指泌尿系;了戾,缭绕不顺。指脐下急痛、小便淋沥不通等病症。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:“不得溺也,以胞系了戾,故致此病,但利小便则愈,宜肾气丸主之。”多见于妊娠末期,胎气压迫膀胱所致的小便
古时的绝育方法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十:“断子法用酒麹一升,无灰酒五升,煮至二升半,滤去滓,分三服,经候至前一日,晚进一服,次早五更一服,天明二服,月经即行,终身无妊矣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肝病源流》。多由跌扑损伤,污血凝滞胁肋所致。临床多见胁痛昼轻夜重,或肋下有块,午后发热,或兼见喘逆,疼痛部位固定,脉多涩。治宜活血行气,化瘀通络。如复元活血汤、膈下逐瘀汤等方
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痘呛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。即半身不遂,详该条。
病名。聋者,“无闻也”(《说文》)。“笼也,如在蒙笼之内不可察也”(《释名》)。“耳不听五声之和曰聋”(《康熙字典》引《左传僖二十六》)。参见聋聩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学纲目·喘》。指岁运失常,气候变化所致的气喘。①中岁金太过而致者,症见咳嗽气逆,肩背痛,喘喝有声,胸凭仰息等。当治以温剂。②由岁火太过,火攻肺虚而致者,症见喘咳肺胀,呼吸响鸣,寒热,少气
病证名。指经行之前,出现下腹部疼痛,经行后即愈。多因气滞、血瘀、寒湿凝滞等所致。《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》:“经水将来,而脐腹绞痛,此血涩不行,以作痛也。宜服通经汤(四物汤加川楝子、小茴香、槟榔、延胡索、
见医要集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