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方之一。药味合于双数或由两味药组成的方。《儒门事亲》卷一:“偶方之说有三,有两味相配之偶方,有古之复方之偶方,盖方之相合者也。病在下而远者,宜偶方也;有数合阴阳之偶方,谓二、四、六、八、十也,皆阴之
即乳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南本草新编》。为翅茎香青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三方。橘红、桔梗、紫苏、人参各一钱,炒五味子三分。加生姜,水煎服。治上气喘急,不得卧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乌药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地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全生集》卷二。即脱疽。见该条。
书名。1卷。清·薛雪撰,撰年不详。此书专论湿热病证,共35条。每条均有薛氏自注。重点辨析湿热受病的原委,各种临床表现及治疗,指出湿热多由阳明、太阴两经表里相传。其立论和治法为后世所宗。嗣后章虚谷曾加注
遶,音义同绕。出《针灸集成》。即肠绕,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秘传外科方》卷九。即中发背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