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因食有毒或变质鱼类引起中毒症状者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食诸鱼中毒候》。症见头晕、面肿、肤红起痹搔痒、心腹闷满烦乱;严重者心悸、气急,甚至死亡。治宜中西医结合救治。《本草纲目》卷四载有解鱼毒诸药,如紫
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治猪黄口嚼沫从口角出,九日可治,十日疾势已过,宜急灸两牙关二十七壮,次灸承浆二七壮。”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见《修订增补天宝本草》。为杏叶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即铅丹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妊娠下血。详该条。
眼窝周边的骨骼。在眼窝上方的称眉棱骨,在眼窝下方的称骨。详眉棱骨、条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黑面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矮陀陀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圣济总录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鸡眼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