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导水茯苓汤

导水茯苓汤

药方名称导水茯苓汤

别名茯苓导水扬(《医宗金鉴》卷五十四)。

处方泽泻茯苓白术麦门冬(去心)各90克紫苏木瓜槟榔各30克陈皮砂仁木香大腹皮各22.5克

制法上药哎咀。

功能主治行气化湿,利水消肿。主水肿。头面手足遍身肿如烂瓜之状,手按而塌陷,手起应手而高突,喘满倚坐不得息,不能转侧,不能平卧,饮食不下,小便短涩,溺痛如割,大便绝少,虽有亦如黑豆汁。

用法用量每服15克,用水300毫升,加灯心25根,煎至240毫升,去滓,空腹时服。如病重者,每服180克,再加去心麦冬60克、灯心1大把,用水2升放砂锅内,熬至500毫升,再下小铫内煎至200毫升。五更空腹时服;滓再煎服。连进三服,自然利小便,直至小便变清白色,方为痊愈。

摘录普济方》卷一九一引《德生堂方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加减苏子降气汤

    《育婴秘诀》卷三:加减苏子降气汤药方名称加减苏子降气汤处方真苏子、半夏曲、炙甘草、前胡、陈皮、厚朴(姜汁炒)、肉桂(去皮)、大腹皮、桑白皮各等分。功能主治咳嗽气盛,兼治面部浮肿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《

  • 蜡蜜丸

    药方名称蜡蜜丸处方盐豉80粒(炒香),巴豆14粒(去皮心膜,出油),大豆1鸡子大(炒),黄连3方寸,芫花1方寸,消石1方寸,白蜡1鸡子黄大。制法上为末,研合,炼蜡丸之。功能主治小儿诸注下及脓血,寒热不

  • 加味大造丸

    《胎产指南》卷七:加味大造丸药方名称加味大造丸处方当归、川芎、熟地、天冬、五味子、杜仲、续断、山药、牛膝、故纸(炒)、小茴(炒)、丹皮、胡桃、人参各等分。功能主治产后日久,肾虚腰痛。用法用量为丸服。摘

  • 导热汤

    药方名称导热汤处方当归3钱,白芍3钱,柴胡2钱,黄芩1钱,丹皮3钱,甘草1钱,天花粉1钱。功能主治引血归经,导火外泄。主春月伤风,热入血室,下血谵语,头汗出,似狂非狂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《辨证录》卷

  • 二术苓皮汤

    药方名称二术苓皮汤处方苍术12克,白术12克,茯苓皮20克,薏苡仁30克,金银花30克,川牛膝15克。功能主治健脾除湿,清热解毒,通利关节。主湿热阻络。(膝关节滑膜炎)用法用量煎服,每日1剂,日服2次

  • 白沸汤

    药方名称白沸汤处方白矾5钱,青黛3钱,冢间贴背干石灰3钱。制法上为细末,研至无声为度,拌和令匀。功能主治疔疮初发,毒气在表,寒热身痛。用法用量每服3钱,井花水半碗,柳条搅千百下,顿服之,厚衣盖覆良久,

  • 白石脂汤

    《鬼遗》卷三:白石脂汤药方名称白石脂汤处方白石脂4两,龙骨3两,当归2两,桔梗2两,女萎4两,白头翁4两,黄连2两,干姜3两。功能主治发背已溃,而下不住。用法用量以水9升,煮取3升2合,去滓,服8合,

  • 豉栀汤

    药方名称豉栀汤别名豆豉汤、栀豆饮子、栀豉饮子处方豉2合,栀子仁7枚。制法上为粗末。功能主治虾蟆黄。舌上青脉起,昼夜不睡。小儿蓄热在中,身热狂躁,昏迷不食。用法用量豆豉汤(《普济方》卷三八四)、栀豆饮子

  • 大远志丸

    药方名称大远志丸别名远志丸处方远志3两,甘草3两,茯苓3两,麦门冬3两,人参3两,当归3两,白术3两,泽泻3两,独活3两,菖蒲3两,薯蓣2两,阿胶2两,干姜4两,干地黄5两,桂心3两。制法上为末,炼蜜

  • 龟鹿滋肾丸

    药方名称龟鹿滋肾丸处方熟地8两,茯苓4两,阳春砂6钱,苁蓉(炙)2两,补骨脂(炙)1两,菟丝子1两,泽泻3两,当归5两,白术(炒)3两,远志肉(炙)1两,杞子4两,覆盆子3两,芡实(炒)4两,山药4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