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说文解字注》。为螳螂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山茱萸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又名石碱、花碱、水碱。为从蒿、蓼等草灰中提取之碱汁,和以面粉,经加工而成的固体。咸、苦,温。软坚,消积。①治积块,噎膈反胃。内服:3~9克,入丸、散。②治疣赘,研末调敷;虫牙痛,研末填
见《李氏草秘》。为腹水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红马蹄草之别名。②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连钱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霉疮秘录》卷上。即杨梅疮。见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细辛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即玉衡,详该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铜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舌尖红而起紫色芒刺。为里热重证恶候,急宜清热攻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