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又名季夏痹。十二经筋病候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少阳之筋,……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,舌卷。治在燔针劫刺,以知为数,以痛为输。名曰季夏痹也。”热者无用燔针。
病位在内的疾病,用内服药消除之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上取下取,内取外取,以求其过。”
见《传信适用方》。为草果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针眼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鼠李之别名,详该条。
体内血分亏损。常因失血过多,思虑过度,寄生虫,或脏腑虚损,不能化生精微所致。临床表现为面白无华,唇色淡白,头晕眼花,心悸,失眠,手足发麻,脉细无力等症。治宜补血为主,或补气益血。详见血虚证各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豆豉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原机启微》。即迎风流泪。详该条。
子午流注开穴方法之一。又称纳甲法。此法以天干为主推演五输开穴。以日领经,以时主穴。运用时,首当掌握当曰天干,按《针灸大全·十二经纳天干歌》确定值日经。其关系如歌曰:“甲胆乙肝丙小肠,丁心戊胃己脾乡,庚
病证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即牡痔、牝痔、脉痔、肠痔、血痔的合称。详各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