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藏茄之藏语名,详该条。
见国医百家条。
亦称气营同病。燔,焚烧;指火盛,亦即气分和营分邪热炽盛的病证。症见壮热、烦渴、神志昏迷,甚则透发斑疹、舌绛苔黄燥等。治以清气凉营为主。
指阴茎或者性机能。如“阳事不举”、“阳事衰弱”。
出《保婴撮要》卷十二。即疔疮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忠可。浙江嘉兴人。为名医喻昌弟子,继喻昌之论,研究仲景之学,尊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为医中之“六经”,编撰有《伤寒图论》(1667年刊行》、《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》(1667年刊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土香薷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卷五方。细辛二两,五味子、熟地黄、生地黄各一两半,人参、茯苓、地骨皮、山药、防风各一两。为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空腹盐汤送下,日二次。治中风泪出外障。
见《济阴纲目》。即胞寒不孕。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甘遂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