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手少阴心经

手少阴心经

十二经脉之一。代号HT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心手少阴之脉,起于心中,出属心系下膈,络小肠;其支者,从心系,上挟咽,系目系;其直者,复从心系,却上肺,下出腋下,下循臑内后廉,行太阴心主之后,下肘内,循臂内后廉,抵掌后锐骨之端,入掌内后廉,循小指之内出其端。”本经自心中起始,出来属于心系(心脏周围脉管等组织),向下贯穿膈肌,联络小肠。它的分支,从心系向上,挟着食道上端两旁,连系目系(眼球与脑相连的组织);它外行的主干,从心系上肺,斜走出于腋下(极泉),沿上肢前边,行于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的内侧,下行肘节(少海),沿前臂尺侧,到手掌后豌豆骨突起处(神门),进入掌中,沿小指桡侧出其末端(少冲)。脉气由此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。本经发生病变,主要表现为咽干心痛口渴目黄胁痛和上肢前边内侧本经脉过处厥冷,疼痛,掌中热痛等(图31)。

图31

猜你喜欢

  • 月朔

    名词。出汉·马王堆医书《胎产方》。指月经,详该条。

  • 扯痧

    推拿方法。即提痧。《急救痧证全集》卷上:“扯痧法(即提痧):南方秋夏,痧症最多。曾见人卒病,扯痧不药立愈。其法用水拍湿结喉及两边(即人迎穴)皮上、两手臂弯(即曲泽穴,在腕中)皮上、两腿弯(即委中穴)皮

  • 绕绕藤

    见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。为野木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舌鉴总论

    舌诊著作。原题清·徐大椿撰。作者简述白、黄、黑、灰、红、霉酱、紫、蓝等舌的病理及治法,并附妊娠伤寒舌,是一篇专谈舌诊的论文。有的刊本附有舌鉴图。现有《徐灵胎医学全书》等刊本。

  • 石打穿

    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石见穿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惊风潮搐

    病证名。惊风伴有阵发性抽搐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。其症因风热袭络,上扰清空,故在潮搐的同时,并见身热昏睡,气粗痰嗽。治宜清热熄风,豁痰活络,用蒌贝温胆汤加羚羊角、竺黄、竹沥,送服抱龙丸。参见惊涎潮搐

  • 肺脏怯

    证名。又名怯肺、肺虚损。指久病后肺气虚损证候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脾肺病久,则虚而唇白,脾者肺之母也,母子皆虚,不能相营,故名曰怯肺。主唇白,白而泽者吉,白如枯骨者死。”其症可伴有气怯,神疲,便稀,舌

  • 降剂

    用降抑的药物组成,具有降逆作用的方剂。如咳嗽气逆,痰多而稠,用苏子降气汤;气虚呃逆用旋覆代赭汤。

  • 外科证治准绳

    见疡医证治准绳条。

  • 居经

    出《脉经》。亦名季经,按季,披季。指妇女身体无病,而月经每三个月一行者,是属正常生理范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