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承浆痈

承浆痈
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颏痈。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刺志论篇

    《素问》篇名。志,与誌同,就是针刺疗法的辨证准则。本篇以形与气、血与脉以及饮食与气,气与身体寒热虚实的对比,说明疾病的正常与反常现象。进而阐述邪正虚实与针刺补泻原则,故名。

  • 徐灵胎医学全书

    清·徐大椿撰。16种。此书是在1764年徐氏自刊的《徐氏医书六种》基础上增辑而成。计有《难经经释》、《医学源流论》、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、《医贯砭》、《伤寒论类方》、《兰台轨范》、《洄溪医案》、《慎疾

  • 人参六合汤

    《医垒元戎》方。当归(酒浸炒)、川芎、白芍药、熟地黄(酒洒蒸)各一两,人参、五味子各五钱。为粗末,水煎服。治妊娠伤寒汗下后,咳嗽不止。

  • 顿灸

    灸法用语。与报灸对举,指一次灸完规定的壮数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重者乃至一处五六百壮,勿令顿灸,三报之佳。”

  • 野菜博录

    书名。3卷。明·鲍山撰。刊于1622年。作者对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有较深入的研究,曾在农村中广泛向人民群众采访请教,并对其中的一些食用植物亲自移植栽种。本书即鲍氏在实践的基础上参考有关文献写成。全书共收

  • 产后病痉

    病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》。指产后突然颈项强直,四肢抽搐,甚至口噤不开,角弓反张。多因产后阴血大亏,筋失所养,复为风邪所袭,引动肝风或产后汗出过多,亡血伤津,虚极生风,拘急而痉。复感风邪

  • 外眦

    出《灵枢·癫狂》。亦名锐眦、小眦、眼梢头、眼小嘴、眼小睫、眼小角、目锐眦、小眦。为上下眼弦颞侧的联合处,即外眼角(上下眼睑在颞侧连结部)。是足少阳经的起点,有童子髎穴。《灵枢·癫狂》:“目眦外决于面者

  • 刺榆子

    出后蜀《重广英公本草》。为金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单鼓

    病名。即鼓胀。《丹溪心法·鼓胀》:“鼓胀又名单鼓。”详鼓胀条。

  • 病因六淫之一。暑为阳邪,多在夏季致病。《灵枢·岁露论》:“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。”临床表现高热、口渴、脉洪大、多汗等。因易耗气伤津,故又常出现体倦、心烦、口干等症。暑邪每易夹湿,表现为暑湿证。参见暑湿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