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圣济总录》。为苍耳蠹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朱颜条。
经穴别名。《素问·刺疟》:“五胠俞各一。”王冰注:“五胠俞谓譩譆。”
见《广东新语》。为香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蓝花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劳复证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温病劳复候》:“谓病新瘥,津液未复,血气尚虚,因劳动早,更生于热,热气还入经络,复成病也。”参见劳复、气虚劳复、阴虚劳复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八。即绦虫。由于误食未熟而有囊虫的猪肉或牛肉,则被传染本病。其成虫寄生在小肠内窃取养料,大便时可排出白色的绦虫孕节,故名。《古今医统·虫候有九》:“寸白虫,长一寸,子孙繁生,长至四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驳骨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十香丸第二方,见十香丸条。
稸同蓄。饮食积滞,腹中胀满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太阴所至为稸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