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花椒,详该条。
病证名,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春夏秋冬四季,气候变化失常引起的外感疾病。由于发病季节及所感受邪气不同,体质强弱差异,临床上常分为冬春感冒、夏令感冒和秋燥感冒,各详该条。
即燥热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即脉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心痿者,脉痿也。”详脉痿条。
又名虎口纹、虎口三关脉纹。出唐·王超《水镜图诀》。观察指纹以诊断疾病,是儿科独特的诊病方法,其法主要观察三岁以下小儿食指掌侧靠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,以第一节为风关,第二节为气关,第三节为命关。纹在风关是
五不男之一。古时男子阴茎被割以至不能生育者,称之为犍。参见五不男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。为马尿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老鼠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淋症之遇劳即发者。有肾劳、脾劳、心劳之分。《诸病源候论·淋病诸候》:“劳淋者,谓劳伤肾气,而生热成淋也。肾气通于阴,其状尿留茎内,数起不出,引小腹痛,小便不利,劳倦即发也。”其症可表现为小便淋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。即疔疮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