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明针灸医生。字成章。六安(今属安徽)人。精医,尤擅长于针灸,所治多应手而愈。以针灸闻名于两京,因号“神针李玉”。兼善方药,治疑难重症,每有良效。
病证名。斑的类型之一。见《丹溪心法·斑疹》。又名阴证发斑。指斑之属于虚寒者。多由体虚内有伏寒。或误进寒凉药等,阴寒内盛,格阳于外所致。《温热类编·伏阴》:“阴斑者因内有伏寒或误进寒凉逼其虚阳浮散于外。
书名。4卷。补篇1卷。清·毛祥麟撰于1903年。书中对医药典故、医林逸事、民间疗法、医理、药物的心得体会等均有所记述,并批评诊治中因循执方等弊病。书中杂有炼丹等内容。现有《中国医学大成》本。
指产后乳汁分泌过多而泛溢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四:“其产虽血水俱下,其经血盛者,则津液有余,故乳汁多而溢出也。”参见乳汁自涌条。
即《黄色比吉经函》。详该条。
后囟之别称。出《奇效良方》。婴幼儿元气充实者则脑后顶门坚实而矫健。
六腑病候之一。大肠为传导之官,与脾胃同候。大肠与肺相为表里。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。多由大肠客寒积热、宿滞瘀积,或气虚津枯所致。临床表现多见大便异常,并可兼见肺脾症状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篇》:“大肠病者
《景岳全书》的一部分(卷40~41),2卷,明·张介宾撰。内容主要论述小儿杂病(不包括痘疹、麻疹)的证治。此外又有《小儿则古方》1卷,为《景岳全书》第62卷;《麻疹诠》1卷,为第42卷;《痘疹诠》3卷
见云岐子脉诀条。
五脏为贮藏精气之处,精气能藏守于体内而不外耗,称为“得守”。得守说明五脏精气充沛。故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认为“得守者生,失守者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