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暑喘

猜你喜欢

  • 假葡萄藤

    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爬山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噙化

    将药物含在口内溶化的服药法,多用于丸剂或锭剂。可按病情需要,含后将溶液缓缓吐出,如急性扁桃体炎,用山豆根、玄参制成的丸剂;或含后将溶液嚥下,如治肺阴虚证,用滋阴清肺止咳的丸剂之类。

  • 着肤灸

    即直接灸。详该条。

  • 针向补泻

    即迎随补泻,详该条。

  • 半产恶露不下

    病证名。半产即小产。指由于小产造成的恶露不下。参见产后恶露不下条。

  • 水精

    指津液。包括水份及营养精微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。”

  • 樗树子

    见《山西中药志》。即凤眼草,详该条。

  • 蜜糖

    见《本草蒙筌》。即蜂蜜,详该条。

  • 熛浆疮

    出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。即熛疮。见该条。

  • 狂汗

    证名。见《温疫论》。是瘟疫、温热病欲作汗解时的症候。多见于体质充盛之人,阳气冲击,不能顿开,故忽然狂躁,坐卧不安,少时大汗淋漓,邪从汗解,脉静身凉而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