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暑温

暑温

病名。指发生于夏季的温热病。可见于乙型脑炎等病。暑多挟湿,暑温则指暑热偏盛者。《温病条辨·上焦篇》:“暑温者,正夏之时,暑病之偏于热者也。”主要症状有壮热口渴心烦而赤,汗多少气脉象洪大等。病程中极易因邪陷心营而致引动肝风,出现神昏、嗜睡、斑疹、抽痉及角弓反张等症。初起宜用白虎汤,直清气分邪热以保津液;如见神情躁烦,意识不清或神昏谵语舌苔黄,质红或红绛无苔,甚至抽搐等症者,宜用犀角地黄汤、清瘟败毒散紫雪丹至宝丹等方;若元气津液耗伤,则用人参白虎汤王氏清暑益气汤等以益气生津;如身热已退,汗出不止,气喘脉散者,用生脉散以补敛津气。暑温每多挟湿,如伴有胸闷恶心小便短赤,大便溏泄等症时,宜兼用芳香化浊利湿法。若见高热、头痛呕吐、嗜睡、昏迷、抽搐等症者亦称暑痫。参见中暑湿温、暑痫等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乳汁草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飞扬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内经运气病释

    运气著作,9卷。清·陆懋修(九芝)撰于1866年。作者鉴于《内经》自《天元纪大论》以下七篇皆言五运六气、天时民病同异生化之原、反正逆从之理,凡在天人气交之病非此不能知。遂就《内经》之言运气者,首列经文

  • 王九峰医案

    书名。清·王九峰撰于清嘉庆年间。全书分阴亏、血症等16门。王氏以治内科妇科虚证为多,治法以调理见长。

  • 小回回蒜

    见《植物学大辞典》。为自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止血

    是治疗出血证的方法。出血的原因多种,治疗上可分清热止血、祛瘀止血、补气止血等。详见各条。

  • 散叶脉

    脉象。脉来如风吹叶散,无根之脉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脉至如散叶,是肝气予虚也,木叶落而死。”

  • 伤损喘逆

    病证名。《症因脉治·喘症论》:“伤损喘逆之因,或饱后举重,或饥时用力,或号呼叫喊,伤损脏腑。”症见喝喝喘急,张口抬胸,不能接续,或胸胁作痛,或吐紫血。脉或促或结,大小不均,如至数不清,按之散乱者,多属

  • 马良伯

    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冠群,孟河(今江苏武进县西北)人。撰《医悟》一书,主要采集和仿照王肯堂、张璐、程钟龄等名家有关著述,论述脉法、望诊、伤寒、杂证、妇、外科等,并附治方。其外科方,半数出自家传。另有

  • 耳轮

    指耳廓边缘部分。见《针灸大成》卷十。参见耳条。

  • 羌麻汤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三方。羌活、麻黄、川芎、菊花、蔓荆子、石膏、防风、前胡、黄芩、细辛、枳壳、茯苓、甘草各七分,白芷、薄荷各五分,生姜三片。水煎服。治破伤风,搐痓不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