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樝子

樝子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樝子

药材名称樝子

拼音Zhā Zǐ

别名和圆子(《雷公炮炙论》),西南木瓜(《中药志》)。

出处本草经集注

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木桃果实。果熟时采摘,纵剖为两半或数片,晒干或烘干。

原形态木桃(《埤雅》),又名:狭叶木瓜

灌木,高达3米。枝棕褐色,有明显皮孔,多刺。单叶,具柄,叶椭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,长3~11厘米,宽1~3.3厘米,先端尖,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,边缘有腺状锐尖细密锯齿,嫩叶下面中脉被有棕色短柔毛。花数朵簇生,与叶同时或先叶开放;花萼5,近于长圆形,全缘,直立,紫红色;花瓣5,近圆形;雄蕊多数,花药背着;雌蕊1,子房下位,5室,花柱5,分离,下部稍连合,基部密被白色柔毛。梨果。圆锥状卵形至卵圆形,色微黄,味酸。种子呈三角形,扁平,两头尖,暗褐色,光滑。花期3~4月。果期9~10月。

生境分部分布湖北、四川、陕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
性状干燥果实略呈椭圆形,长约5~9厘米,直径约3~5厘米。顶端有凹窝,下端较窄,有凹入的果柄痕。多纵剖为卵状半球形,表面棕红色至暗红色,微有光泽,有不规则深皱纹。纵剖面中心有凹隙,赤褐色,平滑光泽,边缘成沟槽,赤黄色,颗粒性,有时可见子房隔壁和略呈三角形的种子。质坚实。气微香,味酸涩。以个大、色棕红者为佳。

性味酸涩,平。

①《雷公炮炙论》:"味涩微酸。"

②孟诜:"平。"

功能主治治吐泻转筋,恶心泛酸,痢疾。

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"断痢。"

②孟诜:"主霍乱转筋,煮汁食之。"

③《本草拾遗》:"去恶心酸咽,止酒痰黄水。"

注意①《雷公炮炙论》:"伤人气。"

②孟诜:"损齿及筋,不可食。"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樝子

药材名称樝子

拼音Zhā Zǐ

英文名Japanese Floweringquince

别名和圆子、樝、西南木瓜、木挑、狭叶木瓜木瓜海棠。

出处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;1.《雷公炮炙论》:和圆子,色微黄,蒂核粗,子小圆。

2.孟诜:樝子,与木瓜功稍等,余无有益人处,江外常为果食。

3.《本草拾遗》:樝子,小于榅桲而相似,北土无之,中都有。

4.《纲目》:木瓜酸香而性脆,木桃酢涩而多渣,故谓之樝。《雷公炮炙论》和圆子即此也。樝子乃木瓜之酢涩者,小于木瓜,色微黄,蒂核皆粗,核中之子小圆也。按王祯《农书》云,樝似小梨,西川唐邓间多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毛叶木瓜的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aenomeles cathayensis(Hemsl.) Schneid.[Pyrus cathayensis Hemsl.;Chaenomeles lagenaria(Loisel.) Koidz.var. cathayensis(Hemsl.) Rehd.;C.lagenaria var.(Loisel.)Koidz.wilsonii Rehd.]

采收和储藏:9-10月采摘成熟的果实。

原形态毛叶木瓜落叶灌木至小乔木,高达2-6m。枝条直立,具短枝刺;小枝圆柱形,微屈曲,无毛,紫褐色,有疏生浅棕色皮孔,单叶,互生;叶柄,长约1cm,有毛或无毛;叶片椭圆形、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5-11cm,宽2-4cm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至阔楔形,边缘有芒状细尖锯齿,幼时上面无毛,下面密被褐色绒毛,以后脱落近无毛。花先开放,2-3朵簇生于二年生枝上,花梗短粗或近于无梗;花直径2-4cm;萼筒钟状,萼片直立;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,长10-15mm,宽8-15mm,淡红色或白色;雄蕊45-50,长约花瓣之半;花柱5,基部合生,下半部被柔毛或绵毛,柱头头状。梨果卵球形或近圆柱形,先端有突起,长8-12cm,直径6-7cm,黄色有红晕,芳香。花期3-5月,果期9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00-2500m的山坡、林边、道旁。

资源分布:分布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广西等地。

性状1.果实卵球形或近圆柱形,长6-10cm,直径5-6cm,多纵剖为2-4瓣。表面棕色至棕黑色,有多数不规则皱纹。果肉较薄,厚约0.5cm,棕红色。中央凹陷,每室有种子20-30粒,多数脱落,红棕色,扁平三角形。气微,味酸涩。

性味酸涩;平

归经脾;胃;大肠经

功能主治和胃化湿,舒筋活络。主呕吐腹泻,腰膝酸痛,脚气肿痛,腓肠肌痉挛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5-10g。

注意1.《雷公炮炙论》:伤人气。

2.孟诜:损齿及筋,不可食。

各家论述1.《本草经集注》:断痢。

2.孟诜:主霍乱转筋,煮汁食之。

3.《本草拾遗》:去恶心酸咽,止酒痰黄水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毛药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毛药药材名称毛药拼音Máo Yào别名红丝线、血见愁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野苦菜、野花毛辣角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茄科植物十萼茄的全株。秋

  • 滇地黄连

    药材名称滇地黄连拼音Diān Dì Huánɡ Lián别名假苦楝、矮秃秃、千年矮、鸡血散、小罗伞、白花矮陀陀、七匹散、金丝岩陀、土黄连、地黄连、思茅地黄连、小独根、火石五、岩桧、麻鸡翅膀、小岩三、小

  • 无距耧斗菜

    药材名称无距耧斗菜拼音Wú Jù Lóu Dòu Cài别名野前胡、千年耗子屎、黄风来源毛茛科无距耧斗菜Aquilegia ecalcarata Ma

  • 水苏根

    药材名称水苏根拼音Shuǐ Sū Gēn出处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根茎。7~8月间结果后采收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水苏"条。功能主治①《纲目拾遗》:"治

  • 到老嫩

    药材名称到老嫩拼音Dào Lǎo Nèn来源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大叶冷水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lea martinii(Levl.)Hand.Mazz.[Boehmeria martin

  • 伞花马钱

    药材名称伞花马钱别名牛目椒、牛目周来源马钱科伞花马钱Strychnos umbellata (Lour.) Merr.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广东、海南岛。性味苦、辛,温。有大毒。功能主治祛风湿。主治风湿

  • 鮠鱼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鮠鱼药材名称鮠鱼拼音Wéi Yú别名魾、鳠(《尔雅》),魤(《本草拾遗》),懒鱼(《本草图经》),蛔鱼、蜾鱼(《纲目》),白戟鱼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,阔口鱼(《本

  • 兰草

    药材名称兰草别名兰花来源兰科兰属植物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 (L.) Swartz、多花兰C. floribundum Lindl.[C. pumilum Rolfe]和山兰C.

  • 雀卵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雀卵药材名称雀卵拼音Què Luǎn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蛋。性味甘咸,温。①《别录》:"味酸,温,无毒。"②《医林纂要》:"甘咸,

  • 薯莨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薯莨药材名称薯莨拼音Shǔ Lànɡ别名山猪薯、山羊头、朱砂莲[湖南]、茹榔、金花果、红孩儿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莨Dioscorea cirrhosa Lour.,以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