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毛孔

毛孔

即汗孔。见汗空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肩髃骨

    即髃骨。详髃条。

  • 黑洋参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太白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喉腭溃蚀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多由痰火邪毒上冲,或杨梅疮毒结于咽喉所致。症见上腭腐溃,甚或溃蚀与鼻相通。治宜清火解毒,祛腐生肌。可选用五宝散、五味消毒饮等加减;或可用银花,土茯苓、白藓皮、威灵仙、黄

  • 头眩

    病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。即眩晕。详该条。

  • 花壳虫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斑蝥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年允恭

    【介绍】:见年希尧条。

  • 呿(qū 区)

    本作。张口。《灵枢·本输》:“刺上关者,呿不能欠。”又:“刺下关者,欠不能呿。”

  • 天府

    经穴名。代号LU3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手太阴肺经。位于上臂前外侧,平腋前纹头下3寸,当肱二头肌外侧沟处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布有臂外侧皮神经,肌皮神经和头静脉,肱动、静脉肌支。主治咳嗽,喘息,鼻衄,瘿

  • 苏葶滚痰丸

    《医宗金鉴·幼科心法要诀》卷五十三方。炒苏子、炒苦葶苈子各一两,大黄(酒蒸)、黄芩各四两,煅青礞石、沉香各五钱。为末,水泛为丸,姜汤送下。治小儿食积生痰,气促痰壅,咳嗽频作,便秘者。

  • 疳鼻

    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:“鼻之状,鼻下两边赤,发时微有疮而痒是也……亦名疳鼻。”详鼻疳疮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