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①形成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物质实体。王充《论衡》:“天地气合,万物自生。”张载《正蒙·太和篇》:“太虚不能无气,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,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。”气分阴阳,提示质与能的统一,以及万物由气所化的原理。反映于人,则生命的维持全赖于气,它是一切组织活动的营养所系,如精气、津气、水谷之气、呼吸之气等。又是一切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力,如脏腑之气、经络之气等。在生理上,大致可分原气、卫气、营气和宗气等(各详该条)。但一般概念均以气作阳气,强调机能方面,故在病机上,气亢指机能过盛的火热之证;气虚即为机能衰退、阴寒弥漫之证;气的障碍则为气郁、气逆或变生闭厥瘀滞诸证。此外,气的概念还引申于各个方面,如致病物质的邪气、湿气、疠气等(各详该条);病机或病证的厥气、肝气、水气等;药物性质的寒热温凉四气和针灸效应的得气等。②温病辨证气分证的简称。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中驱疟饮

    《医学准绳六要·治法汇》卷三方。半夏、橘红、黄芩、槟榔、草果、山楂、青皮、厚朴、苍术。加姜、枣,水煎服。治疟疾初起,先寒后热,胸膈饱闷,或寒战后大渴。

  • 马楝子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马蔺子,详该条。

  • 蜴蜥蛊

    病名。蛊毒病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蛊毒病诸候》:“其面赤黄者,是蜴蜥蛊。其脉浮滑而短,病发之时,腰背微满,手脚唇口,悉皆习习,而喉脉急,舌上生疮,……乱下脓血,羸瘦,颜色枯黑而死。”参见蛊、蛊毒病条。

  • 吴绶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市)人。善治伤寒,撰《伤寒蕴要全书》。探讨五运六气,画图立说。后征至京师,为太医院院判。

  • 经来下血胞

    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考》。即经来下肉胞。详该条。

  • 手少阳经病

    即三焦经病。十二经病之一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,嗌肿,喉痹。是主气所生病者,汗出,目锐眦痛,颊痛,耳后、肩、臑、肘、臂外皆痛,小指次指不用。”

  • 雀啄脉

    七怪脉之一。脉象急数,节律不调,止而复作,如雀啄食之状。

  • 阴虚痢疾

    病证名。指痢疾而见阴液耗伤者。见《张氏医通》卷七。症见发热烦渴,至夜转剧,恶食,痢下五色,脓血稠粘,滑泄无度,或下鲜血,脐下急痛等。治宜救阴泄热为主。可用驻车丸、阿胶丸、阿胶连梅丸、千金黄连汤、黄连阿

  • 哑胎

    病名。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:“胎前忽然不语者,谓之哑胎。”参见子瘖条。

  • 琼瑶发明神书

    见琼瑶神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