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气疝

气疝

病名。①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:“腹中气乍满乍减而痛,名曰气疝也。”多因饮食寒温不适,气机阻塞而致腹中气痛的病症。宜理气为主,用荔香散。②指因气郁而发作的阴囊坠痛,或伴有少腹结滞不舒、大小便困难、遗尿腹胀等症。治宜疏肝理气,服导气汤天台乌药散气虚者用补中益气汤。③气疝发于小儿者名偏气。《儒门事亲》“……或小儿亦有此疾,俗曰偏气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相反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指两种药物同用可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。如乌头反半夏。

  • 五发

    五脏之病各有其发生的部位和时间,简称五发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五病所发:阴病发于骨,阳病发于血,阴病发于肉,阳病发于冬,阴病发于夏。”

  • 鸡脚七

    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花蝴蝶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切脉指法。用重指力按脉,以求沉分之脉象。《诊家枢要》:“重手取之曰按。”

  • 疔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两腮及鼻下焮肿生疮,其症似疔而形如无头疽者,故名。多因饮食不节而发病。初起焮肿,疼痛彻骨难忍,如钉着骨,口噤如痉,易发生邪毒攻心,出现呕吐不食,烦躁谵语,甚至昏迷等证。不可妄

  • 天元玉册

    运气学专著。一作《天元玉策》(见《郡斋读书后志》)。30卷。唐·王冰撰。《古今医统》称此书:“元诰《内经》之意,益之以五运六气之变。”已佚。

  • 上气

    ①指人体上部之气,包括心、肺之气。《灵枢·口问》“故上气不足,脑为之不满,耳为之苦鸣,头为之苦倾,目为之眩。”《灵枢·大惑论》:“上气不足,下气有余,肠胃实而心肺虚。”②指气逆壅上的症候。多由外感六淫

  • 陈继宣

    【介绍】:见陈耕道条。

  • 四棱子

    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野杜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家传幼科发挥秘方

    见幼科发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