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三十九。即阳暑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草药通讯》(12):6,1976年。即法罗海,详该条。
指少阳病热郁胆腑的证候。如口苦,咽干,目眩,胸闷呕吐。少阳腑病与少阳经病常同见,故均属小柴胡汤主治范围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李核仁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即嵇康。见该条。
指病邪侵袭。《素问遗篇·刺法论》:“真气不正,故有邪干。”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存斋。高邮(今属江苏)人。喜读百家之说,尤穷究医理,医名闻于江淮。主张为医者当“仰揆天时,俯察地宜”,重视运气学说,并以之按症处方,治多效。撰《医学至要运气指明》2卷(1614)
出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。鬼门,指汗孔。开鬼门,即汗法。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蛇蜕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指纹色淡。多属体质虚弱,气血不足。淡红为虚寒,淡青为体虚有风,淡紫为体虚有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