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朝天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兰台轨范》卷五。即鼻衄。详该条。
即五脏毒,详该条。
书名。1卷。金·李杲撰。据《本草纲目·序例》称,此书在《珍珠囊》的基础上,增加了用药凡例、诸经向导及纲要治法等内容。原书已佚。但其内容保留于《汤液本草》上卷中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木通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百效全书》卷三。即乳痈。见该条。
眼的部位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乌珠属肝。即黑睛。详该条。
即血痢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:“热乘于血,则流渗入肠,与痢相杂下,故为赤痢。”详血痢条。
古刺法名。十二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恢刺者,直刺傍之,举之前后,恢筋急,以治筋痹也。”指治疗筋肉挛急痹痛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。其法将针直刺在拘急筋肉之傍侧,并或前或后提插运针,以舒通经络,恢复拘急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桐油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