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即丝瓜络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气虚所致的脘腹胀满。《医林绳墨·臌胀》:“由其忿怒太甚,不能发越,郁结中州,痰涎停住,乃成满也。久而不食,以致气虚,则曰气虚中满。宜当塞因塞用,治以二陈汤去甘草加参、术、厚朴、山楂之类。”《
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视瞻昏眇证。详该条。
见《儒门事亲》。为莲房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金匮要略》方。又名芍药桂酒汤。黄芪五两,芍药、桂枝各三两。以苦酒一升、水七升相和,煮取三升,每服一升。治黄汗病,身体肿,发热汗出而渴,状如风水,汗沾衣,色正黄如柏汁,脉沉。
【介绍】:清代官吏兼医家。字仲远,江苏阳湖(武进东)人。少阳曾学医,后以孝廉任官于湖北。于1830年撰《产孕集》二卷(1837年刊行),列述辨孕、养孕、孕宜、孕忌、孕疾、辨产、产戒、用药、调摄、拯危等
【介绍】:见陈景魁条。
病名。见《解围元薮》卷一。分风病为三十六型,故名三十六风,包括疠风在内。
五蒸之一。亦名血蒸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五蒸条。
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五方。当归、川芎。为细末,每服二钱,水煎服。治产后头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