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心气虚。详该条。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:“心气不足,邪气入中,则胸满而短气。”
病名。见《重刻烂喉痧辑要》。即白面痧之别称。详该条。
见《闽南民间草药》。为山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鬼眼条。
九注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诸注候》:“酒注,体气动,热气从胸中上下,无处不痛,一年之后,四支重,喜卧,喜哕,噫酸,体面浮肿,往来不时。”参见九注条。
①出《素问·骨空论》。指股骨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髀骨,上端如杵,入于髀枢之臼,下端如鎚,接于骨,统名曰股,乃下身两大支之通称也,俗名大腿骨。”②指桡骨。《沿身骨脉论》:“辅臂骨者髀骨。”③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手掌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王子固《眼科百问》。属鱼子石榴证。详该条。
见医学摘粹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丝瓜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