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肝肾同源。古代根据五行学说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,认为肝属乙木,肾属癸水,故称。详肝肾同源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李核仁,详该条。
外治法之一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一。又名纸撚子、纸捻、捻子。即用富于韧性而不易酥烂、吸水性较强的纸张(古用桑皮纸),搓成线状外粘或内裹去腐药,插入窦道或漏管中,以引流去腐,促其疮口愈合。
见《医垒元戎》。即参苏饮第一方。见参苏饮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中极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六。即噎膈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丝瓜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推拿手法。即按法。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五:“但令痛,以手摩将、抑按,日数度。”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按者,谓以手往下抑之也。”详按法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蛇葡萄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