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烧伤

烧伤

病名。见《千金翼方》卷二十。又名火烧疮汤泼火烧。是由接触物性高温或强酸、强碱等化学因素所引起的损伤。轻浅者一般不影响内脏功能,仅在局部呈现红晕、起皰、或腐烂;重者损害面积大而深,皮焦肉烂,热毒炽甚,耗伤体内阴液。甚则热毒内攻,出现口渴发热神昏便秘小便不利等症。轻者只须外治,用地榆大黄等量,冰片少许研末,香油调敷。重者宜内服清热解毒、凉营熄风之剂。选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、羚羊钩藤汤等。若病久体弱者宜补气养血,用八珍汤。外治包括清洗疮面、水泡处理、清除焦痂或植皮处理,亦可涂敷上述药膏

猜你喜欢

  • 尸咽喉

    病名,即尸咽。详该条。

  • 伤寒五法

    ①指伤寒有发表、解肌、和解、攻里、救里等五种基本治法。②医书名。4卷(一作5卷)。明·陈长卿撰。撰年不详。作者将前人对于伤寒病证的治法归纳为发表、解肌、和解、攻里、救里五法。书中结合伤寒脉证详论五法,

  • 凤凰肠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朱砂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三黄油浸剂

    经验方。见《外科学》(武汉医学院)。黄连、黄芩、黄柏各等分。为细末,每20克加枯矾5克,置石蜡油或麻油1000毫升中,高压灭菌后,加冰片5克。直接涂抹创面,或制成油纱布外敷包扎。治烧伤。

  • 寒伤荣证

    病证名。指麻黄汤证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头痛、发热、身疼、腰痛、骨节疼痛、恶风、无汗而喘者,麻黄汤主之。”《注解伤寒论》卷三:“此太阳伤寒也,寒则伤荣。”《张氏医通·诸伤门》:“如

  • 刺拐棒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刺五加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抱石莲

    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蕨类》。为螺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阴茎

    男性外生殖器的一部分。简称茎,又名玉茎、茎物、阳物、阳事、溺茎。足三阴与足阳明之经筋均聚于阴器。《医学入门·疝》:“筋疝,阴茎肿胀。”

  • 辨证施治纲要

    书名。北京市中医医院编。前有概述、四诊,辨证部分包括八纲、六经、卫气营血和三焦、脏腑经脉辨证,并介绍中医诊治中的审证求因,论述简要。治疗部分,重点介绍治法总则和常用治疗方法,末附方剂索引。1962年由

  • 红硇砂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亦称紫硇砂,为硇砂药材之一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