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茅莓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水田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亦称气营同病。燔,焚烧;指火盛,亦即气分和营分邪热炽盛的病证。症见壮热、烦渴、神志昏迷,甚则透发斑疹、舌绛苔黄燥等。治以清气凉营为主。
见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下。即阴茎癌。详肾癌条。
《傅青主女科·产后编》卷上方。川芎一钱,当归四钱,炮姜四分,炙甘草、荆芥炭、乌梅炭、炒蒲黄各五分,桃仁十粒。加大枣,水煎服。治产后血崩。若气血衰竭,汗多气促,加人参三至四钱。
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房黄者,眼赤身黄,骨髓烦疼,头目昏痛,多饶睡卧,体虚无力,夜多梦泄,神思不安,腰脚酸疼,小便黄赤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病人身体沉重,状似着热,不得睡卧,小
病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,生于体表的一种赘生物。即疣赘。又名千日疮。详该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为芜菁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殷矩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