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爆骨搜牙

爆骨搜牙

病名。《重楼玉钥》卷上:“牙匡之上,逐齿红肿,骨中极痛不可忍者,名爆骨搜牙。若通牙床上红肿,或在外牙床肿者,或在内牙床红肿,口内作烧生痰,名搜牙风。”治宜泻火解毒,消肿止痛。用紫地汤、五味消毒饮等加减。或以刀针子高肿处挑破排脓,外吹冰硼散

猜你喜欢

  • 臭椿皮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樗白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舌苔图谱

    舌诊著作。北京中医学院编著。前为舌苔简介,次用彩色片摄取舌苔图谱共55帧,以舌为纲,以苔为目,分正常舌,淡白舌,淡红舌,红绛舌,紫青舌,其他舌等6类。每类均有简要说明,每图均注明形态及病理,图文对照,

  • 陈耕道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继宣。虞山(今江苏常熟)人。长于喉痧证,著有《疫痧草》(1801年)一书。

  • 木舌胀

    病证名。小儿舌上偶生疮肿,症见舌体粗大、木闷而硬。《儒门事亲》:“热结于舌中,舌为之肿,名曰木舌肿。木者,强而不柔和也。”见于感染性疾病而伴有神经损害者。参见木舌条。

  • 医便二集

    见医便条。

  • 重舌痈

    病名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一:“重舌痈,此病因心火旺(妄)动,或受郁怒酒色而生,大舌先卷,根下另生小舌,形红肉嫩,名曰重舌。”详重舌条。

  • 自复

    疫病后期,不因劳复、食复等因素,而由于病邪未尽而复发者,称“自复”。见《温疫论》下卷:“若无故自复者,以伏邪未尽,此名自复。当问前得某证,所发亦某证,稍与前药,以撤其余邪,自然获愈。”

  • 调和肝脾

    和法之一。治疗肝气犯脾、肝脾不和的方法。症见胁胀或痛、肠鸣、大便稀薄、性情急躁、食欲不振,舌苔薄白,脉弦细等。可用逍遥散。

  • 贯榨根

    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胡颓子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清热解表

    ①用辛凉解表药治疗风温表证,如银翘散。②属表里双解法。适用于里热较重而表证较轻的治法。症见高热、心烦口渴、微恶风寒、少汗或无汗、便秘、尿黄、苔黄白而干、脉滑数等,治宜三黄石膏汤。方中膏、连、芩、柏等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