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心胸烦闷,亦指四肢困闷不舒之感。亦称烦惋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热病,先身涩,倚烦而热,烦悗。”《灵枢·胀论》:“脾胀者,善哕,四肢烦悗,体重不能胜衣,卧不安。”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。多由小儿哺食过度,脾气受伤,不能消磨食物,以致停滞不化,而成腹大颈细,全身黄瘦的病候。参见丁奚疳条。
证名。指四肢肌肉、筋脉有痠楚、疼痛的感觉。多由湿热侵袭经络,或气血亏损所致。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:“虚劳里急,……四肢痠疼,手足烦热,咽干口燥,小建中汤主之。”《备急千金要方·风毒脚气》:
病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乌风内障。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六。即客忤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钱瑛条。
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。即儿枕痛。详见该条。
书名。①即徐彬撰《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》,详该条。②宋·李涉撰。书未传。
见苏州医学院等《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杜仲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