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疠之气
见疠、戾气各条。
见疠、戾气各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荷苞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见黄体端《女科秘方》。即滑胎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二,又名黑疔。即疔生于涌泉穴及足少阴肾经循行部位且见寒热,面色枯焦黝黑者。治宜解毒托里加肾经的引经药。②见《外科真诠》卷下,即满天星疔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疟病不内外因证》:“亦有数年不差,百药不断,结成癥癖在腹胁,名曰老疟,亦曰母疟。”即疟母、老疟。参见各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即肘关节后脱臼。详手臂出臼条。
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。
十二经别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少阴经别,见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即利尿穴,见该条。
指肠中有气转动,时时放屁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阳明病,潮热……若不大便六七日,恐有燥屎,欲知之法,少与小承气汤,汤入腹中,转矢气者,此有燥屎也,乃可攻之。”《伤寒论集注》卷五:“按矢气二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