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疮疡内托法

疮疡内托法

疮疡治法中“消、托、补”三大法则之一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一。又名托里法托法。是运用补益气血为主、活血解毒为辅的药物,以扶助正气,托毒外出,防止毒邪内陷的方法。具体运用分为两种:①托毒透脓法。适用于疮疡中期毒邪盛而正气未虚,尚未溃破者,用黄芪当归川芎、穿川甲、白芷皂角刺等药。常用方如透脓散。②补托法。适用于正气虚不能托毒外出,以致疮形平塌,根脚散漫,难以破溃,或溃后脓汁稀少,坚肿不消,出现身热精神不振、面色萎黄、脉数无力等症。用黄芪、白术茯苓党参、炙草、当归、白芍、皂角刺、白芷、银花连翘桔梗陈皮等药,常用方如托里消毒散

猜你喜欢

  • 肝经风痰

    痰证之一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七。即风痰。详见该条。

  • 托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又名膝眼毒。生于足少阳胆经阳关、阳陵泉二穴处。证见焮肿作痛,溃脓较迟。脓液黄白者为顺;若不痛或流鲜血,或疮头渐多者为逆。治同外痈。

  • 五十九刺

    指针治热病的五十九个主要穴位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所谓五十九刺者,两手外内侧各三,凡十二痏;五指间各一,凡八痏;足亦如是;头入发一寸旁三分各三,凡六痏;更入发三寸边五,凡十痏;耳前后口下者各一;项中一,

  • 天吊瓜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丝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白膜遮睛

    眼科病证。见清·王子固《眼科百问》。指黑睛生白色翳膜甚至遮障视力的证候。参见翳条。

  • 血木通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红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尤乘

    【介绍】:①清初医家。字生洲。江苏吴县人。受业于名医李中梓,曾遍访名家求教,得针灸等传授,并曾任职于太医院三年,后归里与同学蒋仲芳施济针药,求治者甚多。撰有《食治秘方》(1665年)、《勿药须知》(1

  • 软坚除满

    下法之一。用润下通便的药物治疗腹部胀满的治法。坚,指干燥的粪便。大便燥结不通,引起腹部胀满不舒,用咸寒增液法,以大黄、芒硝、玄参等药软大便,使排便通畅则胀满自除。

  • 潜斋简效方

    书名。1卷。清·王士雄辑。刊于1853年。本书收录民间验方,分为头风、面皱、肺痈等40余类,约100余方。选方大多简便实用。末附王氏所撰《潜斋医话》。

  • 蠢子医

    医话著作。4卷。清·龙之章撰于光绪八年(1882年)。此书原为作者教诸孙学医之教材,汇集其从医心得及历验之方编为歌诀。内容包括诊脉辨证,用药法则,临床各科证候。重视脉诊,主张治病以调气为先,治痢以平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