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循经考穴编》。即大椎。见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崇文总目》。1卷,已佚。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即推骨节法。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别名接骨。位于背部中线,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凹陷处。主治小儿痢疾,脱肛,癫痫,消化不良等。斜刺0.5~1寸。艾炷灸1~3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即肩头。见该条。
病名,出《鲍氏验方新编》卷六。即狐疝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魏书·王慧龙传》。古名鼻赤,《素问·热论》:“脾热病者,鼻先赤。”又名鼻齇、肺风、肺风粉刺、赤鼻、鼻准红赤,俗称酒渣鼻、酒糟鼻。由脾胃湿热上熏于肺所致。症见鼻准发红,久则呈紫黑色,甚者可延及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玉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冲疽①。见该条。
奇经八脉之简称。《难经·二十七难》:“凡此八脉者,皆不拘于经,故曰奇经八脉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