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经济海藻志》。为鹧鸪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。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颃颡者,分气之所泄也。”
恶寒证之一种。《证治汇补·恶寒章》:“劳倦恶寒,脉必缓弱,或气口虚大无力,兼见倦怠,手心独热。此劳倦过度,脾胃不足,卫阳下陷,宜补中益气汤,甚加桂、附以行参、芪之力。”参见恶寒、内伤恶寒条。
太医署教师职称。负素协助针博士的教学活动,官阶从九品下。参见太医署、针博士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胁痈。见该条。
脏腑惊证之一。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大丁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水邪与宿食相搏,结聚于胁下而成的癖块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癖病诸候》:“此由饮水聚停不散,复因饮食相搏,致使结积在于胁下,时有弦互起或胀痛,或喘息短气,故云癖结,脉紧实者,癖结也。”参见癖有关条。
①《说文》:俗称疮痕曰瘢。②病名。如汗斑、雀斑等称瘢。
病名。出明·倪维德《原机启微》。即旋螺突起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