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石水

石水

病名。出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等篇。①水肿病之一。多因下焦阳虚,不能司其开阖,聚水不化所致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肝肾虚肿之症,腹冷足冷,小水不利,或小腹肿,腰间痛,渐至肿及遍身,面色黑黄,此肝肾经真阳虚,即内经石水症也。”参肝肾虚肿、水肿条。②指单腹胀。《医门法律·胀病论》:“凡有癥瘕积块痞块,即是胀病之根,日积月累,腹大如箕,腹大如瓮,是名单腹胀,不似水气散于皮肤面目四肢也。仲景所谓石水者,正指此也。”参鼓胀条。③指疝瘕类病证。《诸病源候论·水肿病诸候》:“小腹肿大,如石,故云石水,其候引胁下胀痛而不喘是也。”“石水者,先从四支小腹肿独大,其根在膀胱。”又《医门法律·水肿论》:“石水,其脉自沉,外证腹满不喘……以其水积胞中,坚满如石,不上大腹,适在厥阴所部,即少腹疝瘕之类也。”参见疝瘕有关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陈仕贤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官吏。字邦宪。福建福清人。进士出身,曾任副都御史等官职。与通州(四川)医官孙宇合编有《经验良方》一书。

  • 缪慕台

    【介绍】:见缪希雍条。

  • 牡脏

    出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。即阳脏。详该条。

  • 朴黄丸

    《是亦良方》方。制厚朴一两二钱,陈皮一两,木香五钱,大黄八钱。为细末,荷叶水为丸,每服三钱。治痢疾初起,腹中实痛,手不能按。

  • 黑烂自啮舌

    舌黑烂,频欲自啮。为脏腑热极兼受秽毒重症,杨梅毒疮可见此舌,宜大剂清热解毒泻火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螺丕草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马蹄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血瘀经行后期

    经行后期证型之一。多因气滞、寒凝,以致血瘀内阻冲任,经血不能按时下达胞宫所致。气滞血瘀者,症见经期错后,经量涩少,血色紫黯,血块较多,小腹胀痛,治宜行气活血化瘀,方用过期饮;寒凝血瘀者,症见小腹冷痛,

  • 羌活丸

    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三方。羌活、桂、川芎、木香、槟榔各一两,郁李仁(汤浸去皮,研如膏)五两,炒大黄二两。为末,与郁李仁同研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空腹生姜煎汤或姜枣煎汤送下;气痛温酒送下。治结

  • 上临

    运气术语。即司天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上临少阴少阳。”凡火运太过之年是戊年,又值少阴司天,是戊子、戊午年;少阳司天是戊申、戊寅年。

  • 清里法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幼幼集成》卷三:“小儿发热至二、三日,邪已入里,或乳食停滞,内成郁热,其候五心烦热、睡卧不宁、口渴多啼,胸满气急、面赤唇焦、大小便秘,此为内热。以鸡蛋一枚,去黄取清,以碗盛之,入麻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