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石腊竹

石腊竹

药材名称石腊竹

拼音Shí Là Zhú

别名川蔗寄生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列当科植物假野菰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ristisonia hookeri Clarke [C.sinensis G. Beck;Gleadouia lepoensis Hu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

原形态野菰全株高3-8(-12)cm。常数株簇生,近无毛。茎短,不分枝,长1-2cm。叶少,叶片卵形。花常2至数朵簇生于茎的顶端;苞片长圆形卵形,长0.8-1cm,宽5-6mm;近无梗或具极短的梗;花萼筒状,干后近膜质或近革质,长1.5-3cm,先端常不整齐,5浅裂,极稀4浅裂,裂片三角形或披针对形,不等大;花冠筒状,白色,稀浅紫色,长2-7cm,先端5裂,裂片近圆形,全缘;雄蕊4,内藏,花丝着生于筒的近基部,长0.8-1cm,上方的2枚雄蕊1室,发育,卵球形或椭圆形,长3-4mm,下方的1枚雄蕊1室发育,另一室退化成棍棒状附属物,附属物长4-6mm,基部具小尖头;子房1室,花柱长2.5-4cm,无毛,稀上部被稀疏的腺毛,柱头大,盘状,直径4-6mm。果实卵形。种小,多数。花期5-8月,果期8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-2000m的竹林下或潮湿处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地区。

功能主治解毒;除湿。主阴部疳疮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煎水熏洗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地黄

    药材名称地黄拼音Dì Huánɡ英文名RADIX REHMANNIAE别名地黄、野地黄、酒壶花、山烟根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

  • 栗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栗叶药材名称栗叶拼音Lì Yè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。功能主治①《滇南本草》:"治喉疔火毒,煎服(二至三钱)。"②《现代实用中药

  • 金钟茵陈

    药材名称金钟茵陈拼音Jīn Zhōnɡ Yīn Chén别名黄花茵陈、吊钟草、灵茵陈、吹风草、五毒草、徐毒草、鬼麻油、刘奇奴、铃茵陈、土茵陈、角茵陈、罐儿茶、山茵陈、金花屏、黑茵陈、铁杆茵陈、山芝麻、

  • 油胡桃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油胡桃药材名称油胡桃拼音Yóu Hú Táo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返油而变成黑色者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胡桃仁"条。性味

  • 竹叶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竹叶蕉药材名称竹叶蕉拼音Zhú Yè Jiāo别名戈燕[傣名]来源竹芋科竹叶蕉Donax canaeformis (Forst.)K. Schum.,以块根或茎

  • 海鳗头

    药材名称海鳗头拼音Hǎi Mán Tóu来源药材基源: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头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raenesox cinereus(Forskal)采收和储藏:捕后,剁下头,洗净,鲜用。原形态海鳗

  • 白花果

    药材名称白花果拼音Bái Huā Guǒ别名称杆红、红果树。来源为山茶科植物厚皮香的叶、花、果。叶,全年可采;果实,成熟时采收。原形态小乔木或灌木,高3~8米。小枝粗壮,圆柱形,无毛。单叶互

  • 隔山消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隔山消药材名称隔山消拼音Gé Shān Xiāo别名隔山撬(《分类草药性》),隔山锹(《天宝本草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耳叶牛皮消的块根。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生境

  • 斑竹花

    药材名称斑竹花拼音Bān Zhú Huā出处《重庆草药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花。功能主治治猩红热,用斑竹花二两,煎水服。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  • 狗心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狗心药材名称狗心拼音Gǒu Xīn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心。化学成分除去心室、心房中残留的血液外,狗心含水分75.4~78.0%,固形物22.0~24.6%,其中,主要是蛋白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