丛书名。清·汪和鼎辑。刊于1812年。包括《宜麟策》、《达生篇》、《保婴易知录》、《丛桂堂集验良方》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苍耳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875~1935【介绍】:民国时期医家。江苏武进人。创办过中医函授学校,曾在商务印书馆任编辑,接触过西医学,有志于沟通中西医的学术,是中西医汇通派的重要人物之一。他反对余云岫等人否定祖国医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慕松。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因多病而学医,认为疾病以伤寒最为重要,于是采集前人关于伤寒的论述,结合自己的见解,编成《伤寒撮要》。另撰有《识病捷法》一书。
针灸教学用具。一般采用纸浆石膏或塑料制成。外形按健康成人或按比例缩小,上标经络、穴位,供针灸教学使用。这种模型,赵尔康氏率先于1955年设计制造,以后,上海医学标本模型厂等设计制造有不同规格的经穴模型
病证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八。指因病而突然失明的严重证候。包括“疮豆盲、惊风盲、久渴盲、久痢盲、久泻盲。”为邪毒偏盛,肝肾精衰的危象。
见《中药材品种论述》。为关白附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管见大全良方条。
见《外科正宗》。泛指高温所引起的灼伤。其中,高温液体或蒸气所伤的,称烫伤;被火焰或火器所伤的,称火伤。
病证名。出明·万全《家传痘疹心法》。痘疮须发热鼓其毒气,才能外透。凡痘疹初起发热,时起时退,或发热不盛者,乃热浅则毒轻,其痘必稀;若发热太盛,烦躁,昏睡,其痘必重。一般痘疮发热,有外感的症状。治宜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