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六方。葳蕤、茯苓、酸枣仁、石膏各一钱,人参七分。水煎热服。治病后多寐,身犹灼热。
【介绍】:见法坚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苦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医学摘粹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即竹节三七,详该条。
又称培土生金。详该条。
①六淫之一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太阴之上,湿气主之。”湿气,为长夏的主气。湿属阴邪,性质重浊而粘腻,能阻滞气的活动,影响脾的运化。外感湿邪,常见体重腰痠,四肢困倦,关节肌肉疼痛,痛处不移。湿浊内阻
皮肤针之一种。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,如七星并列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出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形容微微汗出之状。
病名。九疸之一。《外台秘要》卷四:“髓疸,目眶深,多嗜卧,牡蛎、泽泻主之。”参见黄疸有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