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罗勒子

罗勒子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罗勒子

药材名称罗勒子

拼音Luó Lè Zǐ

别名兰香子(《海上名方》),光明子(《饮片新参》)。

出处《嘉佑本草》

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罗勒果实。9月间采收,筛去泥沙杂质(不宜水洗,着水易粘连成团),晒干。

生境分部产于江苏。

性状干燥小坚果呈卵形,长约2毫米,基部有果柄痕迹;表面灰棕色至黑色,微带光泽,于扩大镜下可见细密小点。质坚硬,横切面呈三角形,子叶肥厚,乳白色,富油质。气弱,味淡,含口中有滑润感;浸水中,膨胀后,外表有1层白色粘液质。以颗粒饱满、无泥沙者为佳。

化学成分种子含灰分8.70%、蛋白质16.40%、脂肪16.86%、纤维28.14%、水分6.87%、碳水化物(差值计算)23.03%。

种子油中含棕桐酸3.3%、硬脂酸6.4%、油酸15.4%,亚油酸56.3%、亚麻酸18.5%。

果实的粘质中含戊糖9.2%、己糖70.3%、糖醛酸7.3%、游离的类脂25.4%、结合类脂10.3%。其粘多糖水解后产生D-半乳糖醛酸6.1%、D-甘露糖醛酸3.3%、D-葡萄糖25.0%、D-半乳糖24.4%、D-甘露糖10.0%、L-阿拉伯糖12.4%、D-木糖7.5%、L-鼠李糖7.0%。

种子中的储存糖分主要是车前糖、蔗糖和非还元性寡糖。

性味《饮片新参》:"甘辛,凉平。"

功能主治治目赤多眵,拳毛倒睫,目翳,走马牙疳。

①《嘉佑本草》:"主目翳及物入目,又疗风赤眵泪。"

②《次片新参》:"目赤,拳毛倒睫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.8~1.5钱。外用:研末点掺。

复方①治目昏浮翳:兰香子每用七个。睡时水煎服之,久久有效。(《海上名方》)

②治赤眼后生翳膜:兰香子洗净晒干,每用一粒,以筋点眼眦头,闭目,须臾自随泪出,翳膜在上,如鱼眼然。再易一粒,以病退为度。或兰香子为细末,以黍米大,点眼眦头。(《普济方》)

③治走马牙疳,小儿食肥甘,肾受虚热,口作臭息,次第齿黑,名曰崩砂;渐至龈烂,名曰溃槽;又或出血,名曰宣露;重则齿落,名曰腐根:兰香子末、轻粉各一钱,密陀僧(醋淬,研末)半两。和匀,每以少许敷齿及龈上,内服甘露饮。(《活幼口议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罗勒子

药材名称罗勒子

拼音Luó Lè Zǐ

英文名Fruit of Sweet Basil

别名兰香子、光明子

出处出自《嘉佑本草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罗勒和毛罗勒的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cimum basilicum L. O. basilicum L.var.pilosum (Willd.) Benth.

采收和储藏:9月间采收成熟的果实,晒干。

原形态一年生草本,高20-80cm。全株芳香。茎直立,四棱形,上部被倒向微柔毛,常带红或紫色。叶对生;叶柄长0.7-1.5cm,被微柔毛;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.5-6cm,宽1-3.5cm,全缘或具疏锯齿,两面近无毛,下面具腺点。轮伞花序有6,组苞片细小,倒披针形,长5-8mm,边缘有缘毛,早落;花萼钟形,长4mm,外面被短柔毛,萼齿5,上唇3齿,中齿最大,近圆形,具短尖头,侧齿卵圆形,先端锐尖,下唇2齿,三角形具刺尖,萼齿边缘具缘毛,果时花萼增大、宿存;花冠淡紫色或白色,长约6mm,伸出花萼,唇片外面被微柔毛,上唇宽外,4裂,裂片近圆形,下唇长圆形,下倾;雄蕊4,二强,均伸出花冠外,后对雄蕊花丝基部具齿状附属物并具被微柔毛;子房4裂,花柱与雄蕊近等长,柱头2裂;花盘具4浅齿。小坚果长圆状卵形,褐色。花期6-9月,果期7-10月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小坚果卵形,长约2mm,基部具果柄痕,表面灰棕色至黑色,微带光泽,于扩大镜下可见细密小点。质坚硬。横切面呈三角形,子叶肥厚,乳白色,富油质。气弱,味淡,有粘液感;浸水中果实膨胀,表面产生白色粘液质层。

以颗粒饱满者为佳。

化学成分种子含油达16.8%,从油中分得5种脂肪酸:棕榈酸(palmitic acid)硬脂酸(stearic acid),油酸(oleic acid),亚油酸(linoleic acid)和亚麻酸(linolenic acid)。还含β-甾醇(β-sitosterol)[2]。

种子湿润后其分泌物含酸性多糖,经水解后得到6种单糖和2种醛酸糖:D-葡萄糖(D-glucose),D-半乳糖(D-galactose),D-甘露糖(D-mannose),L-阿伯糖(L-arabinose),D-galacturonic acid)和D-甘露糖醛酸(D-mannuronic acid)[3]。

性味味甘;辛;性凉

功能主治清热;明目;祛翳。主目亦肿痛;倒睫目翳;走马牙疳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点目。

注意《江苏药材志》:”凡风寒头目作痛者忌用。“

各家论述1.《嘉佑本草》:主目翳及物入目,又疗风赤眵泪。

2.《饮片新参》:目赤,拳毛倒睫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肉爬皂

    药材名称肉爬皂拼音Ròu Pá Zào别名水指甲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风仙花科植物短距凤仙花的全草或根。夏季采收。原形态一年生草本,高约33厘米左右。茎肉质柔软,绿色

  • 秋海棠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秋海棠药材名称秋海棠拼音Qiū Hǎi Tánɡ别名岩丸子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秋海棠Begonia evansiana Andr.,以块茎和果入药。夏秋采块茎;初冬采

  • 皮袋香

    药材名称皮袋香拼音Pí Dài Xiānɡ别名山枝子、羊皮袋、山辛夷、十里香、山栀子出处本品以皮袋香之名载于清代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云:"皮袋香一名山枝子,生云南山中。树高数尺,叶长寸半许,本小末奓,深

  • 刺楸树叶

    药材名称刺楸树叶拼音Cì Qiū Shù Yè英文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(Thunb.)Kondz.别名鸟不宿叶、刺楸叶来源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刺祛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

  • 狐肠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狐肠药材名称狐肠拼音Hú Chánɡ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犬科动物狐的肠。功能主治《陆川本草》:"止痛。治心胃气痛。"用法用量内服:煅存性研末,1~

  • 甜瓜蒂

    药材名称甜瓜蒂拼音Tián Guā Dì别名瓜蒂、瓜丁、苦丁香、甜瓜把出处甜瓜蒂始载于《本经》,原名瓜蒂,列为上品。1.《别录》云:“生嵩高平泽。七月七日采。“2.《本草图经》曰:“瓜蒂即甜瓜蒂也&h

  • 甘青雪莲花

    药材名称甘青雪莲花别名雪莲[西北]来源菊科木香属植物水母雪莲花Saussurea medusa Maxim.,以全草入药。开花时采收,去净泥沙、残叶,晒干。性味微苦,热。有毒。功能主治强筋活络,补肾壮

  • 醋林子

    药材名称醋林子拼音Cù Lín Zi别名红檬子来源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石楠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otinia glabra(Thunb.)Maxim.[Crataegus glabr

  • 风车藤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风车藤药材名称风车藤拼音Fēnɡ Chē Ténɡ别名黄牛叶、红龙出处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来源为金虎尾科植物风车藤的老茎。全年可采,切段晒干备用。原形态木质大藤本,长可达3

  • 山茶根

    药材名称山茶根拼音Shān Chá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红山茶CamelliajaponicaL.西南红山茶C.pitardiiCoh.St.、窄叶西南红山茶C.pitardiiCoh.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