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矿物学与丹药》。为白石脂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倪维德条。
证名。见《寓意草·面议倪庆云危症再生治验》。患者不食,先吐清水,后吐绿水,进而吐黑水、吐臭水,系胃气欲绝所致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四:“呕吐大痛,吐出色如青菜色者危。”先用理中汤,后用旋复花煎汤调服代赭石。
病证名。指囟门突出,隆起如堆的证候。多见于发热和惊厥的患儿,亦有由寒凝气滞而致者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:“小儿囟填,由乳食不时,饥饱不节,或热或寒,乘于脾胃,致脏腑不调,其气上冲所为也。”因热上冲者
见舌鉴辨正条。
①浑与混通。②湿浊之邪。《伤寒论·辨脉法》:“浊邪中下,名曰浑也。”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七叶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即刘寄奴,详该条。
古代对专门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医生的一种称谓。最早见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。带下,指腰带以下或带脉以下的部位。妇女多带下病,故名。
见《本草正义》。即浙贝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