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生于胁下京门、带脉穴之间,初起痛痒彻心如针刺,胁下不能转动。治法同痈疽。
病证名。《白喉忌表抉微》:“白喉初起,症象轻而白未见,即服此方。俟一见白象,即改服养阴清肺汤。”相当于白喉伪膜。
【介绍】:见凌奂条。
见《辽宁经济植物志》。为紫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P9。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属足太阴脾经。合(水)穴。位于小腿内侧,胫骨内侧髁下缘,当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凹陷处。一法“取曲膝之横纹尖头处”(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)。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,深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三。即井疽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梁翰芬《眼科讲义》。即睥肉粘轮。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八。五疳之一。详五疳条。
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,扁鹊的弟子。曾著《本草经》一卷,不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