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胻骨

猜你喜欢

  • 藤叶细辛

    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三十六荡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胃足阳明之脉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足阳明胃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枨(zhàng)后

    见许廷哲《保产要旨》。即胀后产。详该条。

  • 化源

    即生化之源。①五脏为生化之源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故食岁谷以安其气,食间谷以去其邪,……折其郁气,资其化源。”②脾胃为生化之源。脾主后天,人体的五脏六腑、四肢百骸均需经脾胃消化、吸收、输布水谷精

  • 大肠手阳明之脉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阳明大肠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胎气攻心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。亦名孩儿攻心。病因孕后过食辛辣,热毒之物,热积胎中,以致胎儿不安,手足乱动,上冲于心。症见母多烦躁痛苦,两胁疼痛。宜清胃热,佐以安胎。用调中和气散(大黄、石膏、槟榔、枳壳、

  • 念西居士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肯堂条。

  • 唇青

    证名。指口唇泛现青暗的病色。多因寒中血脉凝滞,不能外荣所致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唇青,舌卷,卵缩,则筋先死。”《医学入门·伤寒杂症》:“无色泽而唇青者,必是寒中。阴症胸膈满,面色及唇皆无色泽,手足冷者,

  • 宋霖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有《丹毒备急方》,3卷,已佚。

  • 躁切

    急躁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气扬,其用躁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