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独行方》。为合欢皮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即瞳人干缺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岳甫嘉条。
症名。出《灵枢·口问》。系指自咬其颊。详见啮舌条。
【生卒】:十四世纪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字德显,号育溪。衡阳(今湖南衡阳)人。精于医药,擅长儿科,撰有《活幼心书》行世。
见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为糙苏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古病名。指水肿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诸有水气者,微肿先见于目下也。”《金匮要略》载有水气病,其中包括风水、皮水、正水、石水等。②指水饮、痰饮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心下有水气,咳而微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又名油肿赤硫丹、五色油丹。小儿丹毒之一。系因风毒之热及盛衰变化之不同,其丹色之改变亦异,故名五色丹。治宜大黄、芒硝、栀子、黄芩、干蓝叶、商陆各等分,为细末。水调涂,或蒴
空,古与孔通,即孔穴。《素问·气府论》:“分之所在穴空。”参见腧穴条。
症名。出《灵枢·口问》。系指自咬其唇。详见啮舌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