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脉厥

脉厥

厥证之一。①指温疫里证,应下失下,六脉如无之重证。《温疫论》:“温疫得里证,神色不败,言动自如,别无怪证。忽然六脉如丝,沉细不应指,似有如无,或两手俱无,或两手先伏。察其人不应有此脉,有此脉者,皆缘应下失下,内结壅闭,营气逆于内,不能达于四末,此脉厥也。亦有过黄连石膏诸苦寒药,强遏其热,致邪愈结,脉愈不通。”治宜承气汤缓下之,其脉自复。②指战汗后暂见脉停而呼吸尚存之证。《伤寒寻源·战汗》:“战定之后,其人忽沉沉睡去,如死一般。须察其脉仍和缓有根者勿讶,俟其气复即醒矣。亦间有脉停者,又必察其呼吸,如呼吸尚长,此属脉厥,久之自复。”参见厥证、战汗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位

    运气术语。燥金所主之位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金位之主,其泻以辛,其补以酸。”王冰注:“金之位,秋分后六十一日,五之气也。”

  • 汗粟

    病证名。指寒邪束表,误用寒凉,以致寒郁化热。其症“形如芝麻,细细白泡,似乎疮,痒痛全无,惟胸腹胫内居多”(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)。治宜清热透发,用加减柴胡汤(柴胡、黄芩、连翘、牛蒡子、桔梗、山栀、葛

  • 乌龙摆尾叶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乌泡刺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传导廓

   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系用相应脏腑的功能而命名者。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:“传导廓即天廓,天廓属肺,肺与大肠为表里,大肠为传导之官,故又名焉。”详天廓条。

  • 倪涵初治痢第一方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引倪涵初方。又名初起第一方。黄连、黄芩、白芍药、山楂肉各一钱二分,枳壳、厚朴、槟榔、青皮各八分,当归、地榆、甘草各五分,红花(酒炒)三分,桃仁一钱,木香二分。水煎,空腹服

  • 关口

    即咽峡部。《喉科指掌》卷三:“双乳蛾,……生于关口上部两边。”证治参见乳蛾条。

  • 七味白术散

    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。即白术散第二方。见白术散条。

  • 小水杨梅

    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石龙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痰阻心窍

    同痰迷心窍。详该条。

  • 肾阳虚衰

    又称肾阳衰微、命门火衰、下元虚惫、真元下虚。即肾阳虚之严重者。临床表现精神萎靡,动则气喘,腰膝痠冷,四肢清冷,腹大胫肿,黎明前泄泻,癃闭或夜尿频数,尺脉沉迟等。治宜温补命门。